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地方特色文化、革命文化資源賦能思政課及課程思政創新發展、協同育人,同時推動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走深走實,9月24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與衛生管理系聯合馬克思主義學院特邀合肥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專家團來校開展“鐵軍精神”專題宣講會。合肥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王民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德橈、副會長金迪,以及“鐵軍精神”宣講員任宇和王麗蓉2位老師參會。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方純潔出席并主持宣講會。公共衛生與衛生管理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教師,以及各教學單位師生代表近500人參加報告會。
報告會前,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董事長儲國定會見了合肥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長王民生一行。
宣講會上,金迪以《新四軍在合肥》為主題,從合肥抗戰的歷史背景進行導入,系統介紹了新四軍在合肥的戰斗歷程,詳細闡述了合肥抗戰的地位作用和經驗,深刻解讀了“鐵軍精神”的鑄就以及其時代價值與傳承創新。同時他通過精彩的案例、大量的圖片和視頻素材,再現了當年新四軍在合肥頑強抗敵、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讓現場師生重回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在歷史與現實之間,深刻感受新四軍在合肥的浴血堅守與使命擔當。
任宇以《桂俊亭:從游擊隊長到民政廳長》為主題,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和生動的講述,回顧了桂俊亭同志從貧苦少年成長為革命骨干,再到擔任新中國民政干部的奮斗歷程。并重點介紹了桂俊亭在缺牙山游擊隊、舒六合抗日游擊支隊開展革命工作時期的英勇事跡,展現了其忠誠于黨、服務于人民的崇高品質。
王麗蓉則以《抗日作戰第一槍》為題,聚焦1938年新四軍第四支隊在蔣家河口伏擊日軍的經典戰例,深入剖析了戰斗的背景、過程與歷史意義。她指出,這場戰斗不僅打響了新四軍抗日的“第一槍”,更極大鼓舞了皖西軍民的抗戰信心,成為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精神象征。
三位老師的授課既有宏觀歷史的脈絡梳理,也有微觀故事的生動呈現,現場師生沉浸其中,反響熱烈。
方純潔在總結講話中指出,將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鐵軍精神”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希望老師們能將這份“合肥革命記憶”融入教育教學,讓地方紅色文化成為教學的生動素材;也希望同學們能從歷史與故事中汲取力量,把愛國情、強國志轉化為奮斗的行動。
本次宣講會進一步將合肥地方特色革命文化融入教學實踐,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注入紅色動力,同時讓愛國主義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