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合肥)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科能力提升研討會在安徽新華學院順利召開。省內外17所高校專家學者匯聚一堂,會議由王琦進副校長主持。
安徽新華學院校長趙良慶致辭,他向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趙校長指出,在人工智能深刻改變產業格局的背景下,本次研討會既是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實踐,也是破解高校同質化競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他強調,安徽新華學院將立足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構建校企協同育人體系,完善學科-專業-產業聯動機制,著力培養具備數字素養的復合型人才。趙校長表示,期待通過本次研討會的深入交流,與各位專家共同探索學科建設新路徑,為安徽應用型高等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
隨后,安徽大學教授、安徽省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鄭春厚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交流》專題報告。報告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系統介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體系、評審流程和項目管理機制;詳細講解了申請書撰寫技巧,包括選題創新性、研究內容設計、技術路線規劃等方面;最后總結出“邏輯嚴謹、突出特色”的申報策略,為參會教師提供了專業指導。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CCF杰出教育獎獲得者何欽銘帶來《協同推進高水平學科發展與一流專業建設》主題報告。他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以圖靈班為例實施“四全一專”培養體系,每年培養60余名拔尖人才;二是深化課程改革,運用PTA智能平臺實現程序設計課程的數字化教學;三是加強師資建設,通過“科教協同”機制打造“計算+神經科學”等交叉學科團隊。這些實踐為解決高校專業同質化問題提供了有益參考。
合肥大學副校長、安徽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王曉峰分享了《多元共融,協同并舉——推進專碩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與實踐》。他深入分析了當前研究生教育面臨的挑戰,并結合合肥大學的實踐經驗,介紹了通過重構課程體系、整合校企資源、搭建實踐平臺等措施,有效提升專碩培養質量的成功做法。
在自由研討環節,省內兄弟院校相關學院院長共同圍繞特色學科建設和教育數字化轉型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認為:應用型高校應通過學科交叉融合、特色化路徑、深度校企合作、動態調整機制、外部資源撬動、市場化合作等策略,構建“產業需求驅動-學科動態優化-產教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本次研討會取得豐碩成果,為安徽新華學院深化應用型辦學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安徽新華學院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通訊員:田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