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新華學院財會與金融學院緊跟數智時代發展浪潮,以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需求為導向,深耕經管類專業產教融合領域,通過數字化深度融入、高水平實驗室建設、“雙師型” 師資培育三大核心舉措,構建起 “校政企協同、產學研融通” 的育人體系,為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經管人才搭建堅實平臺,推動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跨越式提升。
重塑專業培養體系,打通產業需求 “最后一公里”。學院以“數智基因”為核心理念,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系統性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構建“基礎—融合—應用”金字塔式課程體系,開設《智能財務共享》《金融大數據分析》《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一批數字化特色課程,開發《數智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實訓教程》等新形態教材,實現從知識傳授到數智能力培養的全面躍升。學院積極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共建課程資源庫38個、真實項目案例218個,讓教學內容與產業實踐同頻共振。
此外,學院創新 “課-證-崗-賽融通” 模式,聯合企業開展財務數智化比賽、ERP 創新創業大賽、BIP 證書培訓等活動,近五年累計斬獲國家級學科競賽獎項 43 項、省級獎項 87 項,學生數智化應用能力顯著提升。學院以 “教、學、做、賽、創” 一體化為核心,將企業真實項目、崗位標準融入教學全流程,實現 “課堂學習-崗位實踐 -競賽檢驗-創新應用” 的閉環培養,使學生在校期間即可深度接觸行業真實場景,大幅提升解決復雜實際問題的能力。
打造沉浸式實踐平臺,構筑能力培養 “實景課堂”。為打破傳統實驗室功能單一、脫離產業的局限,學院整合校企資源,建成智能財務共享實驗實訓中心、金融大數據實驗實訓中心、經管綜合實驗實訓中心三大高規格數智化教學平臺,均獲批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依托與新道科技、國元證券、九通會計師事務所等頭部企業共建的產業學院,引入企業脫敏數據和云平臺,打造“教學—產業—科研—服務”四維聯動的沉浸式實踐生態。
此外,學院積極推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獲批 3 項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開發數智化企業運營沙盤(新道)、智能財務共享服務等虛擬仿真模塊,讓學生在沉浸式場景中掌握數智技術在經管領域的應用方法。截至目前,實驗室不僅服務于 3000 余名在校生的實踐教學,還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員工培訓,年培訓人數超 500 人次,實現教育資源與社會服務的雙向賦能。
構建 “雙師雙能” 隊伍,夯實育人質量 “核心基石”。學院堅持 “引育并舉、校企協同”,打造一支兼具理論素養與產業經驗的 “雙師型” 師資隊伍。一方面 “引進來”,引進行企專家深度參與教學,新道科技、九通會計師事務所等企業的資深導師共同開發《智能財務共享服務》《財務大數據分析》等數智化課程 16 門,定期開展 “行業名師大講堂”,年均舉辦專題講座 20 余場;另一方面 “走出去”,設立教師數智能力工作坊,每年選派 20 余名教師赴企業掛崗實踐,參與企業真實項目運作,累計有 15 名教師獲得 “全國新道杯數智財經大賽優秀指導老師”“安徽省教壇新秀” 等榮譽。
同時,學院組建跨學科 “新文科 + IT” 教學團隊,現有省級教學創新團隊 5 支(含數字金融教學創新團隊、審計學專業教學創新團隊),教師主持省級教科研項目 30 余項、教育部拓金課程 1 項,發表數智化教學相關論文 50 余篇,形成 “教學-科研-實踐” 相互促進的師資發展生態。2023 年,學院教師團隊榮獲安徽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24 年獲評省級 “雙師型” 教師培養示范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成果獲教育主管部門高度認可。
產教融合結碩果,聚力賦能啟新程。截至目前,財會與金融學院財務管理、經濟與金融兩個專業獲批 “雙萬計劃”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企業運營與管理》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畢業生進入金融科技、智能財務等數智化領域就業比例從 20% 提升至 65%,平均起薪高于全國同類院校經管專業 12%,用人單位對學生 “數據分析能力”“數字化轉型認知” 好評率超 95%。
未來,安徽新華學院將繼續秉持“育人為本、產教融合、創新發展”的理念,以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為核心動力,持續深化校政企協同育人機制,以更高標準推進產教融合創新實踐,為培養更多適應數智時代需求的經管人才貢獻新華力量。